不会谈恋爱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有幸福的婚姻呢?
上次二粒他们几个在另一档节目里聊到了谈恋爱的话题。主要是聊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恋爱对象,中间聊到“你是不是想谈恋爱了?”,给另一位主播问紧张了。我听到后就特别想笑,看来他们都没有认真考虑过“恋爱”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我说的不是婚外恋,是跟自己的亲密爱人是否还会进行谈恋爱时那样的约会。
后来,又听了几集聊到《再见爱人4》的节目,感觉,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谈恋爱呢?
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跟对象分手以后,都喜欢说“终于(能够)做回了自己”。
我看到这句话时,就产生一个疑问:那这次恋爱的经历,是一次正确的选择吗?我们又是为了什么在委屈自己呢?你喜欢他的到底是什么呢?
再后来,我又想到,我自己就真的懂得什么是谈恋爱吗?
于是,我就按照我的习惯动作,先查查到底“谈恋爱”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吧。
以下是查到的结果:
百度百科的解释
谈恋爱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主要是双方交流与沟通。 一般来说如果是真心接触,互相扶持,共同进步,互相成就彼此。 能走在一块,以婚姻的方式组建成家庭,谈恋爱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格平等;第二,自觉承担责任;第三,文明相亲相爱。
维基百科
1. 处于恋爱关系中;交往;约会
现代汉语词典
(1)男女互相爱慕:自由恋爱;(2)男女互相爱慕的行动表现:谈恋爱。
恋爱是指男女相互爱慕
那我继续深挖这个疑问:
- "恋爱"只能是没结婚的两人之间吗?结婚后讲到“谈恋爱”就只能是跟亲密关系之外的人吗?
我觉得前面提到的主播,应该是想到了当前亲密关系之外的人,不然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完全可以说,今天回去就跟我家那位约个会,好久没约会了。
当然,这种影响也可能是现在社会风气导致的,大家总是提及“婚外恋”,从来没有人强调“婚内恋”,但“婚内恋”才应该是更正当更美好的啊。 -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谈恋爱呢?
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所有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为目的的行为都是,结合上文我查到的名词解释,我觉得这个判断没错。比如,一起去看电影是谈恋爱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要看双方是否在娱乐同时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和增进感情。 - 谈恋爱要带着明确目的吗?还是为了增进感情?就不能是纯粹为了高兴吗?
说到这个问题,我突然觉得自己年轻时候,那些所谓的恋爱真的是白谈了,根本就不是谈恋爱,就是找个理由去玩,还要拉上一个可能并不喜欢这个项目的搭子,作为回报,还要被迫参与她想参与的活动当搭子。粉饰出自己多喜爱和擅长这个活动的样子。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就是同学聚会带家属,我当时的女友在散场后跟我说,今天我唱了好多歌,我们自己同学聚会我都不唱这么多,我表现可以吧,我多爱你啊。当时我满脑子问号,不知道怎么接,也不知道这个表现跟“爱”到底有什么关系,是这样可以让我很露脸吗,可能有人会这么觉得,但我觉得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啊。 - 谈恋爱就是吃饭睡觉吗,那为什么叫“谈”恋爱呢?先说我的结论,我认为的谈恋爱其实就是暴露自己的喜好和缺陷,接纳对方的偏好和缺陷,探讨求同存异的方法。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激烈,也可能会很痛苦,但如果不敢在这个过程中探讨这些话题,那生活一定会很苦。痛苦的苦,艰苦的苦,酸甜苦辣的苦。
- 亲密关系之间的恋爱要经常谈,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不同,越是紧密相处的两个人,越是需要探讨两个人之间的差异,父母并不是伴随我们终身,而且大多数长辈是我们改变不了的
- 如果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包容对方的缺陷,接纳双方的不同,那怎么才算改变自己的行为呢?改变自己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更痛苦的是改变之前,人对”要改变自己“的这个说法的巨大抵触,这是来自内心的抵触,不是理性的,是极难的。
之前我们有期节目聊的是默契,在两口子之间的默契那期节目聊到的,两人之间的默契一定是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上,而对对方的的了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方直接告诉我的。很多时候,对方告诉你的ta喜欢什么,不一定是真的喜欢,但对方反复强调的“不好” “不行” “不喜欢”,就一定是“不好” “不行” “不喜欢”,但凡双方有一方在2次警告之后,还在尝试逾越雷池,那就做好分的心理准备吧。我又想起那个真实的故事来,当时在微博上也着实火了几天的:
两口子都已经有孩子了,男方反复跟女方说自己不吃虾,而且不是因为不爱吃,是因为严重过敏。女方终于在一次做饭时,做出了中式父母典型的治你挑食毛病的行为:把虾剁碎了炒到饭里给男方吃。不出意外的,男方再醒来已经是躺在医院了。而女方来探望时,竟然还沾沾自喜的说,你说你不吃虾,我剁碎了炒到饭里,你这不是也吃了么。
当时看的我心口这个堵的慌啊。
这种逾越雷池的事情我也做过,我真心告诉大家,大部分女性真的不喜欢口交,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她”表现的喜欢只是在因为爱在取悦男方而已。而且根据这个发现,我还得出来另一个很真实结论:很多男性吹嘘自己在床上多么厉害,其实依然是女方在取悦男方表演出来的。我读过《金赛性学报告》,第一次看到数字时,我是相信的,后来通过各种道听途说,感觉这个比例不大对,知道真正学会了“谈恋爱” “全方面的尊重对方”之后,才明白绝大多数男性都是被像个孩子一样哄着的。时长不重要,女方高潮不重要,尊重女方的感受,身心愉悦才是最重要的。不排除有个体差异。当共同生活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了,还要女方天天演戏,多累啊,所以很多女性就放弃了演戏,男方就会觉得没感觉了。但一个男人真的要清醒一点,外面那些女人尤其是对你有所图的,都是还有演戏的激情的人,你真的要清醒一点。
跑题了,其实这些内容只有在“谈”的时候,认真倾听对方,才能听到,相当多的女性是已经习惯了长期被忽略,所以在持续被忽略的时候也习以为常。
结婚后就不再谈恋爱了吗?甚至是,同居之后就不再谈恋爱了吗?其实结婚只是建立了一个无血缘关系的经济联合契约,同居只是建立了一个经济关系的口头契约,跟爱不爱的关系没那么大。真心愿意倾听对方,关注对方的成长和变化,才愿意不断的跟那一个人谈恋爱,所以在谈恋爱这个事情上,男方是主动方,女方尤其是婚姻内的女方往往会被家庭琐事缠身,能够暂时抛开这些琐事,跟亲密的人聊聊自己的苦恼和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对于那些拒绝男方一起去看电影去唱歌要约的女性们,我想讲一句话:“你们是大傻逼!你们在亲手断送自己的幸福!”
再枯燥的事情,经过反复不断的训练,技能也会不断提高,说说自己的收获和苦恼,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工作上的琐事,不要认为跟对方无关,也不要觉得对方不认识自己的哪怕一个同事,那是你的错,你从来没向你的亲密爱人提起过他们,你要记得:哪天你在岗位猝死了,需要有人通知你的家属!别让你的家属当骚扰电话给拉黑了!
互相说说自己面临的困惑和烦恼,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也是让对方更多了解自己的方式,这就是谈恋爱。
我们总是喜欢听各种情侣之间的八卦,并乐此不疲,其实这也是我们谈恋爱时经常做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人最简单直接的幸福就是来自于比较,聊别人的不幸和狗血,是可以非常直接的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这种幸福感的强烈程度在于这种比较,在我们内心建立起来的这个参照系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大小,一个点是别人狗血的生活,另一个点是我们自己粗鄙的幸福。
我们俩也尝试过讨论一些八卦话题,我们发现,唯有更细致的讨论八卦里透露出来的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细细讨论我们如何避免陷入这种狗血的生活,如何共同对抗社会认知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我们才能在这个共同编织的小小屋檐下保持偏安一隅。如果有人能静静地坐在一起,细细地聊起这些琐事,那还有什么工作上的苦闷,只能出去跟哥们喝酒吐槽呢?
说到对对方的尊重和平等的感觉,我想到一个比谈恋爱有相似历史念头的词汇:“追女孩”。
我觉得“追女孩”这个说法毒性更大。至少当年我听到的说法都是,遇见喜欢的就使劲追,没有追不到的,甚至还有人耍起了心眼和手段,其实与骗无疑,在我们还是少年的那个年代,很多人还是对于婚前发生性关系是非常在乎的,很多女孩会有发生了关系我就是他的人了,这样的观念,所以就有非常多的人是这样的方式被“追”到手。
现在看来,基本正常追到的都是从一开始追,女方就有并不讨厌男方的,最终能追到,其实很可能是女方觉得还可以接受。当然我也见过穷追不舍,女方始终不为所动,男方也没有耍心眼用手段,最终没追到的例子。
而现在看来,我更喜欢的说法是:我遇到了一个我喜欢的人,更幸运的是,他也喜欢我。
无论是“追女友”,还是“遇到了喜欢的人”,其实我们都需要一个谈恋爱的过程,几乎所有的过来人,都对闪婚持很高的怀疑态度,本质上就是在质疑他们究竟有没有好好了解一下对方的方方面面,这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怎么可能在几天内完成呢?
那谈恋爱到底在谈什么呢?该怎么谈恋爱呢?怎么判断那个我喜欢的人是适合我的呢?其实人与人的不同是必然的,谈的过程无非是给双方一个接受不同,或者是认识到双方的不同时,找到一种协调的方法,达成求同存异的结果。这个过程是“谈”,也是磨合。这个过程不是被动等待对方发生变化,磨合也不是对方能按照你的要求做事。是要主动提出疑问,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达成求同存异的结果才行。
这个过程注定不会顺利,每一次争吵,每一次意见不合,都是让两个人走的更近,或者求同存异的机会,但也可能是分手的理由。唯有回避分歧会埋下隐患,最终导致不可调和的终极矛盾。
下次我们再详细讨论一下我对求同存异的认识,和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