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吵架到底为什么
老早之前就想写写家庭关系里两口子吵架的问题,于是我就收集了几个这方面的故事。
故事一:
这几天看到小红书上被炒到一定热度的一个帖子:
帖主是女性,她和老公结婚后买了房子,房子写她老公的名字,而且是老公张罗装修,几乎不用老婆操心。听起来还不错是吧,但这就是吵架的背景原因。
因为今年大环境的问题,大家的收入都突然下降,老公装修预算一下就变得非常紧张。
老婆就跟老公说,我这里还有一些钱,可以帮的上忙,但老公一直就很坚决的要自己搞定。
这时候冲突就出现了,老婆其实很想要一个电动马桶,大约1800块,可是老公在马桶上的预算没有这么多。
讨论过几次之后,老公被烦的不行了,就开始质疑,“当初跟你讨论过,不是不要电动马桶吗?”
“可是我在我姐家试用过之后,我觉得她家那个真的很好啊”
“你就是被你姐忽悠的!”
“那马桶我自己出钱买行不行啊?”
“不行,我们现在什么经济状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能在这种事情上瞎花钱!”
“我从我的钱里出这个马桶钱都不行吗?”
最后呢,老婆把问题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他到底爱不爱我呢?
故事二:
朋友结婚前因为钻戒吵架的故事。
我的两个朋友,他们恋爱很久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有一天我给女方打电话,本来要聊啥不记得了,只记得话题很快转到了他们准备婚礼的一个重大冲突上:
我想要A,他没有;
我想要B,他没有;
我想要C,他没有;
我想要D,他没有;
现在都要结婚了,我只想要个钻戒,他就是不肯买啊。
我安慰了她好久,然后打电话给男方。
男方说,她是跟我要过A、B、C、D,我现在正忙着准备这几样呢,她还非要钻戒,我也得一样一样的准备不是嘛?我也不是不给她买,但现在条件有限啊。
我急忙说:“你的ABCD都别忙了,不重要,只准备钻戒就好了,她说的ABCD其实是她已经放下的事情,以后你们慢慢聊,只有钻戒是她现在关心的事情啊”
故事三:
社交媒体上,有一篇帖子,叫做“为什么穷人家庭大多数都不和睦?”。
母亲在集市上买了100斤玉米“回家喂猪,每斤一块一角钱,共110块钱。
回家被公婆轮番辱骂,因为别人家买是1块钱一斤。
她老公回来后,为了多付的10块钱把她暴打了一顿。
公公也参与了打她。
母亲不堪其辱,喝了百草枯。
然后什么都吃不下,只能喝点冰红茶。
公婆老公都还嫌她浪费钱,因为看上去她没有马上要死的迹象。
女人死了。男人不知道什么心理,跑了。公婆无力抚养年幼的孙子,最后年幼的孙子被送到了儿童福利院。
因为十块钱,这个家没了。
原帖最后带了一句评论:穷,试错成本便变高,无法不对生活斤斤计较,包容心会被磨灭,每天生活的不如意转化为愤怒,转化为对他人的怨艾,生活怎么会和睦呢?
故事四:
这几天听播客,听到佟晨洁在自己的节目录讲,家里有个大件的垃圾需要扔下去,但老公在家的时候忘记扔,第二天一早老公又出门出差了,导致她非常愤怒,她自己又不足以搞定这件事情,于是就对这事念念不忘。
上面四个场景的吵架原因,单论起来几乎会出现在每一个家庭,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最终的解决方案,但相当多的家庭还是会吵一架。
我就想,吵架就那么有意思吗?不吵架可以解决问题,吵架甚至大吵一架,最后还是解决问题,哪怕都闹出人命,那事还在那里,解决的方法依然还是那些,所以,你能否认家里吵架就是为了图一乐吗?
我们先分开来,就事论事的看看这几个吵架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故事一,你说这架吵的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爱或者不爱吗?
我估计站在这男的角度,应该是“不就是一个马桶么,至于么?等以后有钱了,再换个高级的不就好了么,非要现在钱这么紧的时候要吗?这点小事我能搞定”
要站在这女的角度,估计就是“你就是不爱我,装修的事情我什么都不要求了,我就想换个马桶,我还自己出钱,你就是不让,你就觉得这房子是你的跟我没关系,你就是想着以后要跟我分,我从你这里什么都拿不走,所以什么也不让我出”
我当初2004年装修的时候,这个马桶就花了1500呢,当时这个品牌刚进入中国,也不是电动的。我那时候的收入,肯定比他俩低。但是你看我这么一站立场一分析,这个吵架就不是马桶的事情了吧。其实这个男的,本质上是想掌控事情,不一定有什么坏心思。这女的,只是缺乏一些谈判技巧,总在试图跟男的讲道理,谈感情才是女性的强项啊,可是在她受挫之后,吐槽的时候又把这事上升到感情了。
所以本质上,就是女方的诉求没有被听见,不一定需要被满足,但至少要被听见,要有对话,这个过程跟是不是两口子都没关系,何况还是两口子呢。
故事二,其实跟故事的原因非常像,但又有不同,男方听到了对方的声音,但忽略了几个声音大小的不同。前面的ABCD虽然没有被满足,但其实女方已经接受了现状,她只是用来强调钻戒的重要,而男方只是因为钻戒的诉求对他来说有压力,他不自主的选择性的听见了前面几个不重要的需求,其实他只要跟自己老婆认真讨论一下如何实现四就好了,没钱也有没钱的办法啊。
故事三,这是典型的因为钱吵架,还有吵出人命,家破人亡的。前面两个故事其实也是因为钱闹的不愉快,只不过是在事情发生前产生的争吵,而且还有解决的空间。这个故事,则是因为10块钱,对于我们来说是10块钱,对于那个家庭可能是1%的家庭现金流,换成我莫名损失了10%的现金流,我也会不开心,但不至于把这种错误定为万劫不复的错误。更多的还是情绪无处发泄,尤其是对于自己无能的沮丧情绪无处发泄。他们是不自知的,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寄希望于他人身上,其他人没有达成他们享乐的目标时,自然会迁怒于他人。如果我们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那就远离;如果能顺利成为一家人,那就该是一家人,至少我这里想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他们也有权利过自己的生活啊。
吵架的理由富人家其实也差不多,只是他们比穷人家多了一个核心的对外表现的很和睦的理由:钱。试想一下,如果是富人家,这个母亲用家庭1/3的资产买了个要破产的企业,会不会也被骂死呢?
故事四,就已经算有钱人的家庭了。扔个垃圾能是多大的事?换成故事三里的家庭,不得为这些垃圾有没有捡回来卖钱打架吗?要换成我媳妇,她不会等我第二天早上去扔垃圾的,一定会安排我之后,反复催我,甚至把门打开等我过去把垃圾搬出去。自己要建立起,“我的底线在哪里”这个印象的,非常重要。任何两个人之间,边界一定不是一条清晰的线,如果这条边界互相之间不挨着,那肯定是不会吵架了,但这俩人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了。这条边界一定是互相覆盖,互相交叉。如果都认为交叉的地方是自己的责任,不期待对方,那一定会过的很和谐,但如果都把这些地方看作对方的责任,互相指责,就一定会天天吵架。
其实,总结起来,吵架的原因无非几种: 希望对方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甚至要按照自己希望的方法;阻止对方要做的事情,甚至在对方做事的时候直接干涉甚至破坏;双方有一方有情绪无处发泄,甚至双方都情绪。
要说有没有不符合上述几种情况,还分手的呢?我是能想到的,之前有一对艺术家在一次行为艺术之后,公开对座凝望对方几个小时后,平静的跟对方分手。是的,没有上述三种情况的话,不需要吵架,双方都知道未来的路已经不是眼前两个人共同的路了,就可以平静的分开了,吵什么呢。
再举几个例子:
“你为什么不....”,这是个强大的引发吵架句式。典型的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做事。
如果被问“你想吃什么”,不要回答说“我都行”,如果真那么随便倒也好,就怕对方选了之后这边又不想配合。那就不要说“随你便” “你随便”,要说出自己的感觉,我就经常说“想简单点” “想吃口带汤的” “想吃肉” “想跟你一起边吃边聊”。毕竟提出“你想吃什么”的人,是想主动做事的,要给多方把事做对做好的机会,不要打击主动做事人的热情。
为什么会有男人回家时,要先在车里坐一会呢?因为他知道,他的情绪在家里是不被听见的。很多老婆会说,我一天天照顾完老的照顾小的,他回来我还要哄他?
其实不需要,只需要放下手机,放下对老的小的这些挂念,不用多,半个小时就够,静静地陪在他身边,不需要说话,陪着就好。家庭氛围就会变得不同。
这几天看有人转发川普语录,说到这么一句:吵架是为了吵赢吗?绝对不是,都吵架了还要什么输赢。吵架就是要气死对方。
我由衷赞同。
能就事论事的话,谁吵架啊;吵架还要讲道理,那绝对是有病;在家不讲道理的时候,一定是在吵架,但解决问题一定不是靠吵架。
最后,祝大家在家吵架吵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