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真的需要“坚持”吗?
这次我们想聊聊"坚持"这个词。
为啥会聊起这个话题呢? 其实很多人知道,我和粒粒在经营一个“吃较瘦”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项目,说再直白一些就是提供减肥指导服务,虽然并不止提供减肥这一类服务。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坚信运动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逐步建立运动习惯就好,尤其我们安排的运动项目一定都是按照个人之前的运动习惯来进行的。但经过几年的尝试,我们发现能通过我们的运动计划建立起运动习惯的人微乎其微,甚至连5%都达不到。
在这两个月,我们建立了一个运动打卡群,这个群并不要求按照我们提供的运动方案来执行,看自己体感动起来就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运动起来的人相比之前要多一些。但同时也有人在群里反馈,“坚持运动”太难了。
每次我看到“坚持运动”这个词,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想动就动不想动不动,为什么要“坚持”呢?
为什么我们吃饭、睡觉,从来不用坚持这个词来形容呢?学习也很少用坚持来形容,只有每天学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的时候,才会用坚持学习到深夜这样的句子来描述。
再比如,有谁会说,“我坚持每天晚上睡觉”,”我坚持每天吃午饭“这样的话呢 。同样道理,你要让一个游戏玩家说出”我坚持把这个游戏打通了三周目“,那这个游戏得多垃圾啊。
有一天我突然想,这个“坚持”严谨的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查在线新华字典,其释义是: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坚持(名词、形容词、动词),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意思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释义:对一件事情始终如一,不抛弃,不放弃。
坚持到底,坚持运动,坚持理想,坚持信念,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词典里这个解释好简单啊。但是从我们常说的一些词句,我们大概可以就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我们常说的,而且感觉比较顺畅的,就是坚持理想。理想这个词,听起来就不那么靠谱,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再比如“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句话明显包含了一个潜台词,“我的观点”明显是不被多数人认可,所以才需要坚持,再比如“我坚持必胜的信念”,也许这个信念是对的,但真不一定容易做到。
所以从这几个词汇可以看出,被坚持的事情往往是不那么正确,或者不那么容易,同时不容易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对家跟我观念相反。
回到我们要讨论的运动观念上来,我作为一个爱运动的人,我从来不觉得哪项运动需要坚持才能做下来。可能有人问了,你第一次跑马拉松,就能那么顺利的跑下来吗?到后半程的时候,你不需要坚持吗?我觉得呢,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是了解我当前是什么状态,然后是剩下的阶段还需要多少时间和力量。可能已经浑身疼了,也可能抬不起腿来了,该休息一会就休息一会,咬牙继续跑的行为,我更倾向于用“挑战”,而不是坚持。我知道,我这次是在挑战我自己的运动极限,每连续多几百米、几公里,那就突破了我的能力上限,下一次就会有更好的表现,这种正向的结果不需要坚持,是明知道做了就能实现的事情。当然,这时候也可能因为过于痛苦,不想忍受,而选择放弃,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日常运动的量足够,这个极限就能被不断的突破,无非是突破的快慢和训练中突破还是比赛中突破罢了。
这里提到了另一个相近的词,叫做忍受。
忍受:把痛苦的感情或内心的感受控制住,也指找准时机,耐心等待。
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坚持看起来是主动的,积极的。可能正是因为坚持看起来更具有积极主动的情感色彩,而被人们更乐于使用把。
那把刚才描述马拉松最后阶段的状态,分别用两种说法表达一下,就是下面的样子:
在进入第35公里之后,我已经开始两腿僵硬、酸疼,但距离终点还有7公里多,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一下,很快就要到终点了。我要坚持,我要克服身体的疼痛,保持住这个速度,我相信最终一定会胜利。
在进入第35公里之后,我已经开始两腿僵硬、酸疼,虽然距离终点只有7公里多一点了,但我知道,我已经无法保持这个速度,肌肉的负荷已经超出了训练时的最大强度,盲目的坚持可能会有很大的受伤风险,于是我迅速把速度降低了一些,同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忍受这一点肌肉的酸疼继续向前跑去。
这两段话写完,我自己都笑了。看起来空喊“坚持”,不认真分析现状、制定执行计划,感觉就是十分空洞无力,像是在以自己的个人信念来对抗全世界,完全不管客观世界如何,事实如何,他人如何。
运动其实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合理的运动一种充满乐趣的事情。我们专辑需要合理的安排我们的运动项目和强度,我们从中收获快乐和健康,那这么美好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坚持,也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持续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