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真的需要“坚持”吗?

运动真的需要“坚持”吗?

这次我们想聊聊"坚持"这个词。

为啥会聊起这个话题呢? 其实很多人知道,我和粒粒在经营一个“吃较瘦”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项目,说再直白一些就是提供减肥指导服务,虽然并不止提供减肥这一类服务。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坚信运动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逐步建立运动习惯就好,尤其我们安排的运动项目一定都是按照个人之前的运动习惯来进行的。但经过几年的尝试,我们发现能通过我们的运动计划建立起运动习惯的人微乎其微,甚至连5%都达不到。

在这两个月,我们建立了一个运动打卡群,这个群并不要求按照我们提供的运动方案来执行,看自己体感动起来就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运动起来的人相比之前要多一些。但同时也有人在群里反馈,“坚持运动”太难了。

每次我看到“坚持运动”这个词,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想动就动不想动不动,为什么要“坚持”呢?
为什么我们吃饭、睡觉,从来不用坚持这个词来形容呢?学习也很少用坚持来形容,只有每天学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的时候,才会用坚持学习到深夜这样的句子来描述。
再比如,有谁会说,“我坚持每天晚上睡觉”,”我坚持每天吃午饭“这样的话呢 。同样道理,你要让一个游戏玩家说出”我坚持把这个游戏打通了三周目“,那这个游戏得多垃圾啊。

有一天我突然想,这个“坚持”严谨的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查在线新华字典,其释义是: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坚持(名词、形容词、动词),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意思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释义:对一件事情始终如一,不抛弃,不放弃。

坚持到底,坚持运动,坚持理想,坚持信念,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词典里这个解释好简单啊。但是从我们常说的一些词句,我们大概可以就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我们常说的,而且感觉比较顺畅的,就是坚持理想。理想这个词,听起来就不那么靠谱,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再比如“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句话明显包含了一个潜台词,“我的观点”明显是不被多数人认可,所以才需要坚持,再比如“我坚持必胜的信念”,也许这个信念是对的,但真不一定容易做到。

所以从这几个词汇可以看出,被坚持的事情往往是不那么正确,或者不那么容易,同时不容易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对家跟我观念相反。

回到我们要讨论的运动观念上来,我作为一个爱运动的人,我从来不觉得哪项运动需要坚持才能做下来。可能有人问了,你第一次跑马拉松,就能那么顺利的跑下来吗?到后半程的时候,你不需要坚持吗?我觉得呢,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是了解我当前是什么状态,然后是剩下的阶段还需要多少时间和力量。可能已经浑身疼了,也可能抬不起腿来了,该休息一会就休息一会,咬牙继续跑的行为,我更倾向于用“挑战”,而不是坚持。我知道,我这次是在挑战我自己的运动极限,每连续多几百米、几公里,那就突破了我的能力上限,下一次就会有更好的表现,这种正向的结果不需要坚持,是明知道做了就能实现的事情。当然,这时候也可能因为过于痛苦,不想忍受,而选择放弃,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日常运动的量足够,这个极限就能被不断的突破,无非是突破的快慢和训练中突破还是比赛中突破罢了。

这里提到了另一个相近的词,叫做忍受。
忍受:把痛苦的感情或内心的感受控制住,也指找准时机,耐心等待。
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坚持看起来是主动的,积极的。可能正是因为坚持看起来更具有积极主动的情感色彩,而被人们更乐于使用把。

那把刚才描述马拉松最后阶段的状态,分别用两种说法表达一下,就是下面的样子:
在进入第35公里之后,我已经开始两腿僵硬、酸疼,但距离终点还有7公里多,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一下,很快就要到终点了。我要坚持,我要克服身体的疼痛,保持住这个速度,我相信最终一定会胜利。

在进入第35公里之后,我已经开始两腿僵硬、酸疼,虽然距离终点只有7公里多一点了,但我知道,我已经无法保持这个速度,肌肉的负荷已经超出了训练时的最大强度,盲目的坚持可能会有很大的受伤风险,于是我迅速把速度降低了一些,同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忍受这一点肌肉的酸疼继续向前跑去。

这两段话写完,我自己都笑了。看起来空喊“坚持”,不认真分析现状、制定执行计划,感觉就是十分空洞无力,像是在以自己的个人信念来对抗全世界,完全不管客观世界如何,事实如何,他人如何。

运动其实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合理的运动一种充满乐趣的事情。我们专辑需要合理的安排我们的运动项目和强度,我们从中收获快乐和健康,那这么美好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坚持,也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持续参与的。

Read more

我的2025年个人计划

根据2024年半年的执行情况看,整体计划还是可以继续延续的。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调整。第一个就是独立产品和内容创作的总投入,按照2024年的情况看,100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大约要150-200个小时,以每篇文章1000-2000字来评估的话,如果同一个主题写出文章再录制一期播客,则这个录制时间大约也是1小时。所以100篇内容的总时间成本大约在150-250个小时左右。目前我规划了专注时间为550小时,这就没了一半。剩下的300个小时,想要产出30个独立产品,平均10小时完成一个,时间太仓促了。所以这块一定需要调整,但还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毕竟不能盲目增加工作时间,会导致无效的时间投入或过多的挤占休息时间。 另外一部分占专注时间的部分就是读书,这部分的时间反而可以使用碎片时间进行投入,先用一个季度的周期试试看,如果能用碎片时间每天投入10-20分钟的时间用于阅读与产出有关的书籍,那就可以把每天预期的90分钟提高到120分钟,从而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独立产品的开发上。这个读书时间非常重要,内容创作和独立产品的开发都需要有灵感和输入,看短视频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效输入,还是需要带着目的去阅读才行。

By siyige

我的2024年总结

说是2024年的计划,其实是从7月份我才开始定的。而且目标是按照全年的目标设置的,虽然时间少了半年,但也努力执行计划看看,主要是看看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都有什么问题,要怎么调整。 以下是2024年的计划,及具体执行情况,计划后面是对执行情况的分析。 2024年计划(2024年7月制定) 1. 个人品牌,技术专家/产品专家/xx软件创始人,多项目star共10000 2. 独立产品,30个 3. 内容创作,年100篇 4. 产品运营与推广,发推广类帖子10000条 5. 跑步 1800km 6. 力量训练 俯卧撑18000个,平板支撑900分钟,引体向上或其他背部训练10000个 7. 部门在新的组织架构下做出业绩,并拿到新的核心业务,进度待审批3季度KPI 8. 增加产品开发项,应该每天至少投入1小时,但从今天(11月16日)到年底只有44天,所以今年计划只按照88小时进行规划 目标 累计 2025年1月1日回顾

By siyige

创业的态度

创业公司一般都是小公司,而小公司的好处,一般都用"船小好调头"来形容,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 小公司好调头首先是受制于团队能力。小公司之小,首先必然是人少,而且不够专业。小公司里,一专多能的人会更受欢迎,如果太专,则在小公司里往往无法做事, 因为你上下游配合的环节都做不到足够专业。也正是这样的用人概念,也就造成了小公司需要频繁掉头的事实: 很多过于专业的事情做不了,只能寻找另外一个适合公司当前人力配置的事情来做。 小公司好调头的另一个原因,人力财力有限,一个方向上遇到障碍,不可能拼尽全力去死磕,只能掉头。绝大多数选择创业的老板都是有一点背景并且看到一些希望,所以往往并不缺乏机会,尤其是一战成名的机会。但这种机会也往往需要投入公司的全部人力物力之后都不够,这对创业公司就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慢慢熬; 或者用尽各种手段整合到足够的资源; 或者等下一次更合适一点的机会。 但只要想抓住一次机会,这次机会就绝对不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就一定要对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甚至团队进行调整。 就这么简单的2个原因,就导致了小公司会频繁的掉头,尤其典型的就是经常可以听到在小公司工作的人在抱

By siyige
不会谈恋爱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有幸福的婚姻呢?

不会谈恋爱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有幸福的婚姻呢?

上次二粒他们几个在另一档节目里聊到了谈恋爱的话题。主要是聊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恋爱对象,中间聊到“你是不是想谈恋爱了?”,给另一位主播问紧张了。我听到后就特别想笑,看来他们都没有认真考虑过“恋爱”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我说的不是婚外恋,是跟自己的亲密爱人是否还会进行谈恋爱时那样的约会。 后来,又听了几集聊到《再见爱人4》的节目,感觉,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谈恋爱呢? 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跟对象分手以后,都喜欢说“终于(能够)做回了自己”。 我看到这句话时,就产生一个疑问:那这次恋爱的经历,是一次正确的选择吗?我们又是为了什么在委屈自己呢?你喜欢他的到底是什么呢? 再后来,我又想到,我自己就真的懂得什么是谈恋爱吗? 于是,我就按照我的习惯动作,先查查到底“谈恋爱”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吧。 以下是查到的结果: 百度百科的解释 谈恋爱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主要是双方交流与沟通。 一般来说如果是真心接触,互相扶持,共同进步,互相成就彼此。 能走在一块,以婚姻的方式组建成家庭,

By siyige